什麼是功能性食道反流性食管炎

1次浏覽 發布時間:2025-02-01 00:35:48

功能性食道是一種與胃酸異常相關,但未發現明顯器質性病變的食管功能障礙,患者常感到燒心、不適和吞嚥困難。這類疾病通常不伴有傳統的反流性炎症或潰瘍改變,卻以症狀反覆困擾患者。

其成因複雜,主要涉及遺傳、環境及生理多方面因素。遺傳方面,部分患者具有家族病史,可能遺傳了消化系統的功能敏感性;環境因素包括飲食習慣不良、高脂、高壓生活、吸菸及過量飲酒等,這些都會引發食管肌肉功能異常;身體因素方面,如胃食管逆流、胃液分泌過多或括約肌鬆弛,會加重病情。功能性食管炎常表現為燒心,胸骨後,或酸性液體反流到口腔,但由內窺鏡檢查無法發現明顯病理變化。其發病特點還可能涉及食管對酸刺激的超敏反應或神經內分泌調節異常。

治療一般注重減輕症狀、提高生活質量。藥物治療可採用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及促動力藥(如莫沙必利)等,緩解胃酸分泌和促進消化。飲食上需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高脂、辛辣及酸性食物,戒菸限酒,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以減少反流風險。適當運動如散步、瑜伽可改善胃腸道功能。同時,意見良好的情緒管理和規律作息減少精神壓力對症狀的加重效果。

症狀頻繁或嚴重影響生活需儘早諮詢消化科醫生,透過排除性檢查以確定診斷。預防方面,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藥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定期複診是長期管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