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養生才能長壽 古人養生有七妙招

4次浏覽 發布時間:2024-09-23 13:57:19

之道可以幫助我們強身健體,延長壽命。讓我們來看看中醫長壽養生的7個妙招。

古人養生的七種方法

1、日嚥唾液300口,保證你活到99

中醫認為唾液是人體的精華,儲存在丹田,然後變成金丹,然後變成精華,發揮,滋潤孔洞,滋潤四肢五臟器,加強腎元,滑關節,滋養腦髓的作用。所以經常吞嚥唾液是有道理的。

2、腳底是第二顆,經常搓湧泉健康

中醫認為,腳上的60多個與內臟的12條經絡密切相關,覆蓋了全身相關器官的反射區域。但由於腳底遠離心臟,低,是人體先天性薄弱環節,客觀上為寒溼邪氣的侵襲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腳的比其他部位尤為重要。經常溫浴後摩擦湧泉穴,可以延年益壽。

3、人的腎氣透過耳朵,拉搓健身

中醫認為耳朵是腎上外竅,雙耳靈健,腎經通,腎氣充足,腎精飽滿,聽覺敏感。拉、按摩、揉、捏耳朵,其實是對耳朵的各種形式的物理刺激。

4、日撮穀道100次,治病延年益壽

穀道,又稱肛門。撮即上提收縮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就是做肛門收縮的動作。孫思邈在《枕中》中勸世人。

5、頭是精明之府,日梳500病除病

頭部是一座精明的房子。人體重要的12個經絡、40多個大小穴位和10多個特殊刺激區將聚集在頭部。用木梳或骨梳代替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絡進行所謂的針灸按摩或刺激,可以去除疾病和健身。經常梳頭確實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長壽保健對策,積極維護人體的精華、氣和神。

6、安心靜坐延年壽,調身調息,調神

醫學研究表明,情緒與健康密切相關。樂觀開朗的人可以使內臟功能健康運轉,增強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力,同時在平靜的情緒狀態下進行持續的智力活動。因此,古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就是安心。

“穀道應該經常撮合”,認為肛門周圍的肌肉應該經常運動,以保持健康,特別是預防和治療痔瘡。

7、提高睡眠質量-四大寶

中醫的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就睡覺(睡覺),陽氣盛就睡覺(醒來)。所以晚上要在子的時候(21-23點)之前上床睡覺,在子的時候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的睡眠理論,半夜是陰陽大會,水火交泰時被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所以半夜要長睡。

有四種法寶可以提高睡眠質量。一是提倡午睡。“子、午”是人體經氣“合陰”和“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陰養陽。晚上11點前入睡,效果最好。因為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可以事半功倍。午睡只需在下午(11:00-13:00)休息30分鐘,因為這是“合陽”時間,陽氣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多吃十種食物對身體有好處

1、多吃炒菜花

花椰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物質,新鮮花椰菜含有75%的維生素A,可以為人體提供每天所需的維生素A。此外,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豐富,想要比普通捲心菜、豆芽高几倍。

2、多吃萵筍

萵苣肉嫩,適合生吃和炒。經常吃萵苣可以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強膽汁的分泌。萵苣中的鉀是鈉的27倍,維生素也有利於促進排尿,保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好處。

萵苣含碘量高,有利於人體的基本代謝和身體發育。萵苣葉的營養遠高於萵苣莖。萵苣飲食中含有的氟可以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和骨骼的生長。此外,秋季咳嗽的人可以多吃萵苣葉,平咳。

3、多吃芹菜

芹菜是一種涼性物質,具有平肝健胃的功效。它嚐起來很甜,但沒有毒素。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糖、維生素C等物質。經常食用可以有效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慾,祛痰。日常芹菜可以用乾絲和肉絲炒,味道鮮美,吃起來健康。

4、多吃紅薯

這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由於紅薯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粘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和胃、暖胃、益肺的作用。因此,經常吃紅薯可以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5、多吃燉胡蘿蔔

中醫認為胡蘿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味道甘甜平坦,可以補脾健胃。秋末,胡蘿蔔最好燉,炒。燉菜可以保持93%以上的胡蘿蔔素,炒菜也可以保持80%以上的胡蘿蔔素。

6、多吃炒包心菜

捲心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是西紅柿的幾倍,而鈣是黃瓜的兩倍。它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微量元素,這是人體酶和激素製造不可或缺的原理。同時,定期食用還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促進兒童生長,維生素C也具有抗癌作用。

7、多吃小白菜

中醫認為,捲心菜滋養胃,味苦微冷,光滑有益胃。捲心菜富含維生素C和鈣,還含有鐵、磷、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還有捲心菜,即捲心菜,味道苦,能滋養心臟和腎臟,脾臟和胃,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作用,促進癒合。

8、多吃豆芽菜

大豆和綠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磷、鐵、鈣和其他必需的飲食微量元素。豆芽不僅能保持原有物質,還能增加維生素含量,有利於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預防和治療直腸癌。

9、多吃蘿蔔

蘿蔔含有更多的水、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質、鐵和其他維生素,以及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甘酶、澱粉酶、芥末油等有益成分。

中醫認為蘿蔔涼甜,進入肺胃二經,可消除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物堆積、排尿不良等疾病。可以看出,蘿蔔對調節脾胃的作用不小,因此有“秋後蘿蔔人參”的說法,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感冒、扁桃體炎、咳嗽、哮喘、痰、喉嚨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