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 吃月餅的正確“姿勢”瞭解一下!

11次浏覽 發布時間:2024-09-23 15:25:59

中秋,是中國文化的一道醒目符號,承載的是融入骨血的天人合一、重情重義、錦繡文章與風流蘊藉。在闔家團圓時,少不了與家人一起賞明月、品月餅,盡享天倫之樂。但是,我們在吃月餅的時候有許多的講究,不知道沉浸在歡樂之中的您們有注意過嗎?人民健康網的《吃貨指南》欄目,專為您訂製吃貨秘籍,妥妥讓您成為一位健康“吃貨”。

吃月餅有講究

宜早不宜晚月餅是高糖、高脂,早上或中午吃可以補充能量,也不易發胖。但晚上則應少吃或不吃月餅,特別是患有的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可能會增加的風險。

宜鮮不宜陳月餅大多含有較多的,一旦存放過久,容易發生變質,不利於健康。

宜少不宜多月餅含油脂、蔗糖較多,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胃滿、腹脹、、食慾減退、升高等反應。老年人、兒童更不宜多吃。

宜與茶相配由於月餅吃得過多會覺得油膩,所以品嚐時宜多飲綠茶。茶能解膩,在綠茶中摻放少許花茶,飲起來香甜可口,效果更佳。

【詳細】

此外,吃月餅後最好多喝些功效茶,如開胃茶(酸梅湯等)、消滯茶(如以山楂、何首烏、決明子等中藥材泡製,對於胃頗具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一些蛋白酶片幫助消化。

當心!這些噱頭月餅有危機

無糖月餅也有糖

“無糖月餅”近幾年頗為流行,廣告聲稱其不含糖分,食用後血糖不會升高,是糖尿病人的福音。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可信。

糖其實是碳水化合物的俗稱。除了我們平時吃的蔗糖,碳水化合物還包括澱粉、麵粉等多糖,商家宣稱無糖大多隻是沒有使用蔗糖,而是新增了甜味劑,如木糖醇等。月餅裡的蓮子、豆類、果仁以及月餅外皮中的麵粉,都可以轉化為葡萄糖,食用後也會令人血糖升高。

我國食品標籤相關標準規定,一種食品如果要聲稱無糖,必須滿足固體或液體狀態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於0.5克。製作月餅的主要原料麵粉,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即使裡面不新增蔗糖,也難以達到無糖食品的國家標準。由此可見,“無糖月餅”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無糖”。

對於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士來說,需要限制月餅的食用量,不妨每次吃月餅的時候把月餅切成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的小塊,每次吃一小塊,這樣既可以品嚐到多種口味,也不用擔心血糖升高太快。

另外,雖然無糖月餅沒有新增蔗糖,但其中仍然含有油脂,屬於髙脂、高能量食品,不可大量食用。

“保健”月餅不保健

有一些商家聲稱自己的月餅中使用了燕窩、魚翅、鮑魚等山珍海味,有保健作用,但這些月餅並不比普通食品更有營養。

鮑魚、魚翅、燕窩等雖然美味、高價,商家稱它們具有保健功能,但都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大多隻是營銷手段。更何況在月餅當中,鮑魚、魚翅、燕窩等只是少量新增,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即使真有保健作用,那得吃多少月餅才能有效呢?

為了配合食材風味,鹹味月餅往往新增食鹽。對於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來說,過量食用很容易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另外,加入鮑魚、魚翅等動物性原料的月餅,會更容易滋生細菌,也會增加安全風險。

購買自制月餅要謹慎

隨著微商的興起,自制網紅月餅在朋友圈備受追捧。其實,這些月餅並不一定是專業糕點師所做,很多製作者只是兼職或者是烘焙愛好者。自制月餅宣稱的“無新增”也只是噱頭,因為很多原材料本身就是新增劑,如澱粉可以做增稠劑等。其實只要能保證合理使用新增劑,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事實上,如果一味不使用新增劑,月餅的質量也很難保證。比如,如果沒有合理使用防腐劑,月餅可能放幾天就壞了。

需要提醒的是,朋友圈的自制月餅大多都是依靠朋友之間的信任進行銷售,但是這種信任並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反而會埋下食品安全隱患。現在很多微商魚龍混雜,不具備衛生許可證,做的東西實在難以讓人放心,出了問題也很難追究。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盲目購買朋友圈的月餅。

這些疾病人群不宜吃月餅

1、糖尿病人

因月餅含糖量高,吃得過多,可使血糖急劇升高,加重糖尿病患者體內糖代謝紊亂,使病情加重。以少食和不食為好。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沒發現糖尿病的人,吃了多年的傳統食品,也會增加患病的機率。